新聞動態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專特供名酒”售價11.5萬,專家:八成是假貨!
發布時間:2020-08-25 16:02 閱讀次數:
摘要:“某品牌名酒,2016年,53度,500毫升,6瓶,83000元。”酒類溯源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在市場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時也一直是政府、社會、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一瓶2015年的專供名酒,115000元。”
“某品牌名酒,2016年,53度,500毫升,6瓶,83000元。”記者在“京東拍賣”網絡平臺上見到,這款酒起拍價比同款商品市價高出數倍,還標有拼音字母暗語。并且,在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上,一些賣家在用暗語攬客之后就會通過私信發送商品圖片供買家選擇。

其實早在2013年,國家多部門就對“利用互聯網銷售濫用‘特供’、‘專供’等標識商品”進行了集中清理整頓,并明確發文“嚴禁中央和國家機關使用‘特供’、‘專供’等標識”。那這些所謂的“專特供”名酒是真的嗎?貨從何來?
記者從一名“高仿”名酒定制銷售人員處得知,當前制作假“專特供”名酒需求“挺旺盛”,他們有專門的流水線和模式滿足客戶需求。且此類酒品賣家大多數采取打著“拍賣”幌子搞直售的方法。
在淘寶網上,甚至有這樣的鏈接:專供名酒起拍價4700元每瓶、出價5分鐘即可完成競拍,與直售無異。還有一些賣家在店鋪介紹中提出,店鋪出售的商品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一經售出,不予退換。
“我們用正宗的基酒,還會加入正品酒,保證有正品味道,外行喝不出來。”淘寶賣家說道:“6瓶一箱的假特供某品牌名酒價格從2000元至5500元價格不等,價格越貴的品相越真。”“包裝都非常的貴,比普通的酒貴幾倍”“也有800元一箱的,但防偽過不了關,只能通過手機NFC(近場通訊)驗證,酒精也比較次。”這位賣家還強調“基本上找我的都是買假的”。
業內人士透露,淘寶賣家這種操作旨在逃避對酒品質量與消費者權利承擔法律責任。還有一些賣家在店鋪介紹中提出,店鋪出售的商品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一經售出,不予退換。
據陳年老酒鑒定專家、國家一級品酒師劉海透露,“現在的真品大多是當時殘存的一小部分。”據他的經驗,從網店流通入手的此類酒品八成都是假的,且“專門造假的情況很普遍”。
面對如此瘋狂的造假售假行為,使得原本生存艱難的酒企更加舉步維艱,巨額利潤空間的背后,不僅給酒企造成了行業性的沖擊,更重要的是也體現了我國酒類產品監管意識的薄弱。

于是,質量追溯系統應運而生,基于一物一碼的技術基礎,愛碼物聯酒類溯源系統將生產、物流、零售終端等信息集成到溯源系統里,實現產品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保障公眾消費安全。
首先系統可以嚴控源頭:只有合法的酒類生產企業或具備資質的酒類進口商方能進入酒類產品“溯源平臺”,從源頭杜絕了非法企業。
其次是規范秩序:酒類的生產流通環環相扣、層層可追,既可將假冒偽劣產品拒之系統之外,又可防止倒貨竄貨、水貨泛濫等不正當競爭。
最后是高效監管:利用“溯源平臺”,監管部門可以隨時隨地查詢到酒類產品生產、流通、零售、消費等各個環節的相關信息。消費者通過手機終端,就可以輕松查詢商品的全流程信息,幫助消費者客觀地進行產品間的比較,有助于提高成交率。
酒類溯源作為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環節,在市場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同時也一直是政府、社會、消費者關注的焦點。